乳头溢液诊断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乳头溢液的病因分析;二是乳管内病变的定位。多年来,针对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局限于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选择性导管造影和乳腺高频B超,因其不能直观反映病变情况,诊断率低,难以提供有效的帮助。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乳头溢液的发生率约为3%-8%,其中10%-15%为乳腺癌引起。
血性溢液中,乳管内乳头状瘤占44.8%-49.8%,导管内癌:9%,浸润性导管癌占7.4%-20.3%。10-15%的乳头溢液是由乳腺癌引起。乳头溢液的乳腺癌病例中12 %无法触及乳腺肿块,10%的病例X线乳腺钼靶摄片阴性。通过对病变乳管的检查,可以发现癌前期病变和早期乳腺癌。
创伤小、可直视和诊断率高----乳管镜的临床应用完全解决了乳头溢液的难题。使我们能在屏幕上直接观察患者乳管上皮及导管腔内情况,追踪和记录病变,极大地提高了乳腺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上乳房和腋窝无可触及包块的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在治疗上,部分修改了乳头溢液病人的手术指征,为部分乳腺导管扩张或炎症病人避免了不必要的切除手术。手术操作也废弃了盲目的乳房单纯切除或扩大的乳腺小叶切除,而采用精细的小范围的乳腺病变导管切除进而发展到微创的肿块切除。

该检查能通过患者乳头溢液的小孔即可将其插入乳管,医生借助于乳管镜,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乳管内病变情况。如果属导管扩张、乳腺导管炎症患者,经纤维导管镜局部冲洗后,即可终止乳头溢液;而对镜下可疑的病变部位,马上可进行细胞涂片或活检
乳管镜适应症
n 乳头溢液导管扩张症、
n 炎症疾病治疗、
n 晚期乳腺增生探查、
n 乳腺癌早期发现
乳管镜所做的治疗
n 1.乳管灌洗,行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并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n 2.浆细胞性乳腺炎等疾病,病变乳管冲洗,并注入抗生素等药物
n 3.乳管镜下网篮的使用,清除大块的絮状物或疏通乳管
n 4.乳管镜下钩针定位肿瘤性病变,准确切除病变
n 5.乳管镜辅助病变乳管微创切除手术
临床应用价值
n 乳管镜的临床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诊断的准确性。乳管镜检查可明确病变的大小、颜色、数量以及分布,以此指导外科手术切除的范围。乳管镜检查可使50%的乳头溢液患者免于外科手术,尤其积乳症及乳管扩张症,通过乳管冲洗及介入治疗可达到彻底治愈。